“独行独做,独唱独酬还独卧。伫立伤神,无奈春寒著摸人。此情谁见,泪洗残妆无一半。愁病相仍,剔尽寒灯梦不成。”这是宋代女诗人朱淑真一首著名的《减字木兰花·春怨》,作者笔下深闺少妇的寂寞形象,至今令人伤感。然而,当人类即将进入21世纪的今天,在我国大中型城市,正悄悄地兴起一个特殊的群体——空巢家庭。他们的孤独、寂寞状况与朱淑真笔下深闺少妇的寂寞形象有着相似之处。
据有关专家曾对13963名城市老人进行的调查,发现有40%的老人有孤独、压抑、有事无人诉说之感。前不久,北京大学老龄问题研究中心与有关单位联合对该校的空巢家庭进行了一对一问卷式调查,在接受调查的104人中,10人没有子女;94人的子女不在身边,其中3位的4个子女在上海、深圳等地工作;91位的135个子女在国外定居,占子女不在身边者的97.1%。子女已远走高飞,“空巢”的孤独对老年人的身心造成了莫大损害。轻者消极悲观,认为自己上了年纪就只能一步步迈向坟墓,重者快速加入了老年性痴呆的行列。因此,如何帮助老年人增加活力、战胜孤独、增强抗病能力,确实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艰巨任务。
专家认为,形成现代老年人空巢孤独的原因跟以下因素有关:
一是因离退休而离开了工作单位和同事,从开放的大范围退缩到封闭的小圈子,原有的知识结构、技能及各方面能力,往往已不适应现代社会。
二是与子女合不来。老年人与青年人的代沟有扩大趋势,老人所固守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不为后生认可,由此而疏于代际交往,与子女分开生活。
三是目前我国的家庭结构已经从“四代同堂”的大家庭中分化出来,成为“两代同堂”或“小夫妻”型的家庭结构,子女婚后大多离长辈而去,难得一聚。
四是好儿女志在四方,坏儿女嫌弃老人。
五是兴趣索然,自娱乏门。有不少老年人未培养起自己的兴趣爱好,除了吃饭睡觉,便是看电视,身心无所依托。
六是受制于“老不正经”压力或子女的阻拦,再婚不能。
七是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亲人忙碌无暇与老人接触。
老夫老妻厮守一起无子女交往的仅是“相对空巢”,形单影只独身生活是“绝对空巢”。空巢使老人孤独,孤独使老人忧郁,感到痛苦;忧郁又加剧了孤独,使痛苦更甚。国外有学者指出,孤立于友谊和家庭之外,会使一个人患病和死亡的可能性增加一倍。不久前,国内有家精神卫生中心对该市部分60岁以上的老年人作了一次心理调查后发现,有54.5%的老人存在着各种精神障碍和心理卫生问题。其中,老年性痴呆、孤独、睡眠障碍、离退休不适应与抑郁、烦恼等老年情绪障碍的发病率相当高。而且,这些心理异常与家庭精神生活密切相关。家庭成员和睦的老人心理异常的发生率为17.12%,不和睦者为41.67%;两代同居者为16.12%;无子女自己独居者为41.47%。不少老人都会有这样的体会:现在不愁吃不愁穿,就是缺少有人关心。这种“感情饥饿”现象在丧偶者中显得更为明显。
怎样才能消除老年人的孤独感,帮助“空巢”老人战胜“感情饥饿”呢?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1)树立敬老、爱老的社会新风,让他们感受到整个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例如逢年过节组织对孤寡老人的慰问、服务等。
(2)子女应尽自己赡养、孝顺老人的义务,身在外地时更要多加关心,从而让老人享受到儿孙绕膝、晚辈嘘寒问暖的天伦之乐。
(3)常与老人谈心。老人整日在家,活动范围小,又年老、体弱多病,加上对子女的牵挂和对往日好友的思念,内心常常不平静。精神上的这些苦恼、烦闷、忧虑需要向外渲泄,向人诉说。小辈如能抽时间常和老人谈心聊家常,能使老人的心理满足,同时也利于家庭气氛的和睦。
(4)探寻家门内外消闲自娱之道。老年人是得天独厚的“悠闲族”,有人称退休是“第二人生”之始,没有子女相随,卸了抚育重担,正可自寻乐趣。鱼虫花鸟、走亲访友、优哉游哉(旅游),身心怡然。甚至有点癖好也无妨,林语堂称:“名、利、色、权,都可以把人弄得神魂不定,只这趣字,是有益身心的。”
(5)支持丧偶老人再婚。子女对老人再好,有些感情却是子女无法替代的;老人的某些感情需要,是当子女满足不了的。
帮助空巢老人战胜“感情饥饿”是社会的责任,希望社会各界人士都应对老人的生活、社交、娱乐、保险等方面的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多为他们做些实事,使他们幸福地走远人生最后的一段路程。